
摄影孙霄
崭新课桌,温暖留守儿童。
本报记者孙霄
15元钱的分量有多重?对我们来说,它也许仅仅意味着一顿快餐、两杯奶茶,但在阳平小学学生夏红阳的眼中,却值得她每天6点起床,在最低气温达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寒冬清晨,第一个到学校教室烧炉子。作为烧炉子的“值日生”,能减免15元的取暖费,于是,为了省钱贴补家用,这种连许多大人都吃不了的苦,8岁的她硬是要挺上整个冬天。
在各地乡村小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夏红阳”,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家里生活拮据,甚至非常贫困,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除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无人照料、缺乏关爱成了他们童年普遍的心伤……
通过与共青团长春市委的交流沟通,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旗下的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了解到了我省留守儿童、乡村小学的困难情况。为了帮助贫困孩子,唤回他们的美好童年,共同守望未来,23日,安利志愿者踏上“冬日暖阳”之旅,顶着凛冽的寒风,前往长春市双阳区山河街道阳平小学,为这所教学条件亟待改善的乡村学校,更新了全部的老旧课桌,还送去了乒乓球案、足球、篮球、排球、毽子、画笔、书本、文具袋等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25日是“圣诞节”,在大多数村小学生的印象中,热闹的“平安夜”“圣诞节”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的“洋节日”,而他们自己家中,可能连新年都要冷清度过。今年,志愿者们特地装扮成“圣诞老人”,将他们梦想中的圣诞礼物、新年礼物送到了面前,不仅给了他们惊喜,更温暖了他们的冬天。
阳平小学杨校长说:“你们送来的东西给学校帮了大忙,拿着这些崭新的礼物,孩子们实在太高兴了!我一定要替孩子们谢谢你们!”但是,忙碌了一天的安利志愿者仍觉得做得不够,他们对校长表示,孩子们的生活太苦了,志愿者会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如果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联系,志愿者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