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具网 - 文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业界动态 | 行业观察 | 企业新闻 | 产品资讯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统计资料 | 文具百科 | 外贸知识 | 综合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综合新闻 > 修笔业末路:80年代拎皮包曾被称不是干部就是修笔的
B.biz | 商业搜索

修笔业末路:80年代拎皮包曾被称不是干部就是修笔的

信息来源:wenju.biz   时间: 2013-01-22  浏览次数:600

由于偏安一隅,这块土地上的事物仿佛不曾受过岁月的冲击:电梯是古旧的绿色,黑板报是传递信息的载体,生产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而这里的主人——上海英雄金笔厂也早已被世人淡忘。直到一则250万元转让厂子49%股份的挂牌信息,才重新引发大众对“英雄”的追思。

英雄气短

49%股份转让引喧哗

2012年岁末,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一则普通的股权转让信息,在财经圈内外引发了一阵喧哗。

挂牌信息显示:11月19日,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提出申请,以250万元的价格,转让公司49%的股份。令人们咋舌的是财务指标一栏公布的数字:2011年,英雄金笔厂营业收入为3779万元,亏损472万元;而到2012年10月31日,亏损的数额更是攀升到822万元。

截至2012年7月31日,英雄厂的资产评估总计2497万元,负债评估却达2289万元,净资产仅208万元。对比1998年年底财报中高达13.9亿元的总资产和6.55亿元的净资产,十几年间,同样的英雄金笔厂,净资产值就只剩下了原来的零头,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

“怎么会这样啊?小时候去参加硬笔书法比赛,学校里发的奖品都是英雄钢笔。 ”“读小学时的梦想就是一支英雄笔,直到初中才实现愿望。想不到昔日的英雄风采不再,民族品牌啊,何日东山再起? ”微博里,曾经用过英雄钢笔的人们,忍不住扼腕叹息。昔日的民族品牌、钢笔巨擘,不知何时已“英雄气短”。

民族英雄

一度曾是民族工业头牌

时光要倒回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西学东渐,用钢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而钢笔产业几乎由西方企业垄断。在这种形势下,1931年华孚金笔厂诞生,后更名为英雄金笔厂。也正是从那时起,英雄钢笔几乎成了民族品牌的代名词。

1958年“英雄”掀起了赶超美国名牌“派克”金笔的热潮,从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12项指标上追赶派克。到1959年,“英雄100型”有11项指标赶上甚至超过了“派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为此还拍摄了影片《英雄赶派克》。

到了1978年,英雄金笔厂创办了英雄金笔厂技校,学制三年,专门为厂子培养人才。“有实力的好厂子,才能办技校的。英雄金笔厂技校一年就招四五十人,分数足够高才行。 ”在散见于报纸的一些回忆中,老一辈英雄厂人总是说,能在英雄金笔厂上班是一件特自豪的事儿,厂子里配备的四五辆专门接送员工上下班的两节车厢公交车,曾被形容为“巨龙车”,令其他厂子的工人羡慕不已。

1979年,“偶像”美国派克公司更向英雄金笔厂抛来“绣球”。派克公司先后派出三个代表团访问英雄厂,确定了合作项目的意向,原计划由英雄金笔厂生产派克自来水笔销售亚太远东地区,包括东南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以降低从美国或英国运送远东地区的运费和制造成本。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英雄厂“错失了历史赋予的一次好机会”。

英雄盖世

1980年代达到全盛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蓝色涤卡上衣的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钢笔,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性打扮。如果有人胸前左上衣袋里挂有一支或多支钢笔,说明此人是有身份或读书人。 ”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王芳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直到1970年自己上初中时,英雄钢笔仍属于普通人家买不起的“奢侈品”,全班只有一两个家里特别有钱的同学才用得上。

“那个时候,我父亲也是干部,每月工资在邻居中也算不错的,可因为家里孩子多,负担大,所以我们用的都是3元左右的普通钢笔。”小时候,王芳只看见父亲用过一支英雄钢笔,是单位给领导干部特别配的。拥有一支英雄钢笔,曾是这代人童年时的梦想之一,不敢奢望是全金尖,铱金的就好。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英雄钢笔都是馈赠亲友的时髦礼物。“英雄”钢笔还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1984年4月13日,邓小平就是用“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直到今天,在英雄金笔厂的官方网站上还有如下介绍:“产品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多次作为国礼款赠国际友好国度首脑和运动健儿,并作为国家重大事务活动的签字笔,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

英雄落泊

1990年代多元化被拖累

进入1990年代后,“英雄”这个业界风头无二的老大,开始启动多元化战略,先后投资煤气厂、钢琴厂,甚至进入房地产行业,让公司达到了辉煌的顶峰。1992年10月,厂子以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在A股上市,发行股票1680万股,但与此同时,过度分散投资也让它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在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的年度报告中,出现了“公司培育和发展的厨房设备已成为公司的第二支柱产业”的字眼,并计划在1999年加大对钢琴公司的技术投资。

尽管1998年英雄厂的总资产已为13.9亿元,股东权益即净资产也达到6.55亿元,但公司的流动负债也攀升至约6.25亿元。

这是很多老牌国企走过的路:做大做全、急速扩张,结果只是给自己背上重重包袱。与此同时,随着浙江、江西等民营制笔公司的崛起,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钢笔品牌层出不穷,英雄钢笔制造业老大的地位受到冲击。

要想减少模仿、维持霸主地位,英雄钢笔无疑要提高自己的技术门槛,这就必须有研发、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而这正是缺钱的“英雄”一筹莫展的地方。就这样,“英雄”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英雄长叹

末路“英雄”能否重新崛起?

有人说,“英雄”一路走下坡是市场变化的必然。中性笔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改变了文具市场格局,钢笔的需求量大幅减少,沉重打击了“英雄”的主业务,“里面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

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中,“英雄”对继任者的要求是:须具有制笔行业背景,属中国制笔行业协会会员;注册资本应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制笔年销售额应不低于4500万元;资产负债率须低于50%;并且必须接受“英雄”此次多元化改制中对职工的安置方案,承诺同意继续履行“英雄”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条条框框的“高门槛”,也被认为是“英雄”谋权改制、为企业长久发展做铺垫。

只是,面对着现如今的净利润为负、净资仅值208万元的境况,“英雄”想再次实现10多年前的辉煌,恐怕绝非易事。

“英雄”钢笔的前世今生

1931年10月

英雄金笔厂成立,其曾是国内一流钢笔的代名词,在鼎盛时期,其产品占有率接近市场总和的50%,还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10月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被同意发行 A股股票1680万股。

1993年8月

英雄的B股股票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999年开始

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到2000年英雄公司靠年底突击变卖资产,才得以扭亏为盈。

2001年左右

英雄由于业绩下滑严重,不得不淡出资本市场。据《燕赵都市报》报道

外路英雄万宝龙把钢笔做成艺术

和“英雄”一样,万宝龙笔也经历过由盛转衰的尴尬。

曾经,在上衣口袋中插入万宝龙笔,是华尔街银行家和日本商界男性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同一类人互相认知的密码”。

然而,随着西方世界的高速工业化,手工打造的钢笔在上世纪70年代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 1977年,面临破产的公司合伙人不得不将大部分股份卖给了奢侈品牌登喜路,但依旧经营惨淡。

直到1987年,瑞士历峰集团收购万宝龙,有工程师背景的诺伯特临危受命,带领万宝龙“壮士断腕”。诺伯特以“把技术变艺术,把量产变限量”作为品牌改造的重要原则,砍掉了所有中低价位产品,以高价位策略重新面市,并要求工厂注入微雕、珐琅彩绘、宝石镶嵌等工艺,将原本黑色单调的钢笔变身为华丽的艺术品。

由此,这家濒临破产的钢笔老店才迎来了它的涅槃重生。此后20多年里,万宝龙越卖越贵,一支限量版钢笔甚至可以卖到15万欧元;却也越卖越好,在高档墨水笔市场中的占有率达60%。

若从1906年诞生时算起,万宝龙已经卖了106年的钢笔。如今,即使是在人们书写习惯已明显减退的数字时代,钢笔也仍然是万宝龙的核心产品。 2011年,万宝龙的书写工具实现了8.5亿欧元的销售额。“万宝龙——书写的艺术”,这是1986年万宝龙的宣传口号。奔驰克莱斯勒合并,马克被欧元取代,只有万宝龙依然屹立在德国人心中。

人物特写

修笔老人孤独守望

英雄金笔厂出让49%股权的事儿也传到了张广义老人的耳朵里,他听到后不住地叹息,之后是祝福英雄金笔厂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张广义老人今年82岁,他守着自己的“广义修笔店”已经有数十年。张广义老人的修笔店在北京东四南大街,他被媒体称之为“京城最后的修笔师傅”,而他的店也是京城里面为数不多的修笔店了。

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一大堆荣誉奖状、证书都在墙上挂着。一位来修笔的顾客说,尽管过去这么多年,但是店铺内的陈设却没有多大变化,还是那张简单的木案,还是那台打磨笔尖的电机,还是那盏昏黄的铁制台灯,最重要的还是老人的手艺好,服务好,“钢笔出了小毛病,老人都不收钱的,他人特别的好。 ”

说起对钢笔的感情,老人说:“这顾客来修钢笔,就像是来给自己的孩子看病,我特别害怕别人会失望,这就是我对钢笔的感情,希望我手下的钢笔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

张广义说,修笔行业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张广义记得,那时,京城大大小小的修笔店不下二十来家,而且都坐落在繁华的前门、西单、新街口等商街上。“除了固定的店,还有很多修笔匠用皮包装着修笔工具走街串巷,当时人们开玩笑说拎皮包的,不是干部就是修钢笔的。 ”

而现在前来修笔的人在张广义老人看来却是逐年减少了,如果店里不卖钢笔的话,就靠修笔的生意,连生活都维持不了。老人有些悲凉地说:“或许我不在了,这店就关了。我也曾经收过徒弟,但是现在都转行了,这个行当不赚钱啊,怎么养活家人啊,养活自己都难啊。 ”声音中满是遗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文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