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价格3元的签字笔经过盲盒的包装卖到5元,将普通的铅笔、橡皮、便签纸等文具装进盲盒就能卖到20-50元……?
近日,在中小学中,掀起了购买文具盲盒的热潮。盲盒源于日本,是在一个小纸盒里装着不同的玩偶手办。商家将这种盲盒应用在文具中,在不同样式的纸盒里装上文具,吸引儿童青少年购买。

孩子迷上文具盲盒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一名六年级女生的妈妈给本报反映,孩子迷上了购买文具盲盒。“我没看出来这几根笔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可是孩子却兴奋地告诉我,它们花色和条纹都有区别,这是她特别喜欢的一款,而且是她好几次都没抽中的那一款。”
记者到北京某文具商品市场走访发现,大部分文具盲盒外观上印有中小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等形象,同时写着“运势盲盒”“内含隐藏款”“玩的就是心跳,抽的是惊喜”等字眼,引导学生购买。无独有偶,北京市东城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文文(化名)在文具店中购买文具时,则直接对其家长表示:“太好玩了,能不能再买一次。”其家长告诉记者,他当场就拒绝了,并且非常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赌博心理。但事后仍不放心这种文具营销在家长看不见的地方会产生何等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中文具盲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有文具类别的盲盒,这类产品售价在5-10元不等,如盲盒签字笔、盲盒橡皮擦;另一类是各种文具随机组合的盲盒,盲盒内可能装有本册、贴纸、笔、洗手液、玩具、镜子、固体胶等多种产品,具体抽到哪些产品则是随机的。这类产品售价在15-35元不等。
据商家介绍,这些文具盲盒销量很好,学生们有时为了收集“隐藏款”会大量购买,还有的学生则一口气买10个大型盲盒送给周围同学。
不仅仅在实体店,线上销售则更为火爆。搜索“文具盲盒”发现,各式产品数不胜数,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月销售量最高的产品销量达到1万多件。
传统文具企业打开盲盒新赛道
正如文文家长所担心的那样,文具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新变化,即购买场景不断增多。
除文具店、电商平台之外,各大商场里的文创集合店,也把路过的孩子家长“拽”进店里。相比传统文具零售,这些文创集合店添置了更多潮玩、文创类商品。
晨光文具推出的晨光生活馆、九木杂物社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上半年,晨光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06.77%,其中,九木杂物社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25.95%。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客单价,甚至去库存,这是传统文具企业纷纷试水新赛道的原因,争推文具盲盒也是如此。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出生率的变化,文具领域传统核心业务靠销售数量增长对收入的贡献逐渐减弱。晨光文具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年报中表示,收入增长将更多来源于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面临着90 后、00 后的个性化需求变化。国内文具消费呈现品牌化、创意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趋势,精品文创类产品需求进一步凸显,推动从文具到文创生活的升级转型。
从探索文具盲盒市场来看,晨光文具已经开始与IP做联名,拉动线下九木杂物社销量,增加文创独家价值。目前市场中销量较大的几款IP联名文具盲盒,多是出自晨光旗下。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
在抖音或者小红书上,文具盲盒开箱的逻辑是,计算文具盲盒的实际价值。“4支水性笔4元,一把尺子2元,一个小本子3元,一张贴纸1元……加起来20多元了”。15元的文具盲盒价值24元,这样的开箱文案看起来是让消费者捡到了便宜。
但是实际上,拆箱博主视频中标价29元的盲盒,在线下超市只卖9.9元。以往作为开学文具包的套装产品,在盲盒时代,以盲盒之名,不仅加价,还落得“划算”的好名声。
今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称,“盲盒热潮”中存在过度营销、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
首先,文具盲盒与普通文具相比,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其次,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
中消协认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营者要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正确对待盲盒消费

盲盒是利用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来刺激消费的产品。孩子们为了买到其中“隐藏款”会无休止反复购买,甚至直接“端箱”。
对此,心理咨询师刘爱民对本报记者表示,文具盲盒带来的不确定性、刺激性确实会诱导学生们的赌博心理,同时也引发了学生之间的盲目攀比。此外,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文具盲盒也可能扰乱孩子们的价值观,“孩子们会觉得能否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靠运气而不是努力,这诱导了他们走捷径的观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文具盲盒视为洪水猛兽。刘爱民表示,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代币奖励法引导儿童青少年。具体来说,家长和老师可以建立一系列制度,孩子完成一定的任务后,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代币奖励,积累到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可以换取文具盲盒,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孩子们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去主动完成所规定的事情。
文:李阳煜
编辑:李艺菲
校对:于
潇枫
审核:叶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