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书包里只有文具盒不是买的——那时农村的孩子也不知道有卖文具盒的。最初也不知是谁想的办法,村卫生室里盛玻璃针剂的盒子用完了,把里面的隔挡一撕——一个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文具盒”就诞生了!谁也想不到,打针的盒子会顿时风靡校园。于是,有人在卫生室门前等的,有人托医生提前预订的,还有人想得到盒子故意感冒的,拿到了针盒的孩子像是过年得到了压岁钱,那高兴劲儿、显摆劲儿真是没法说。我那时不懂事,还因为父亲没能在医生那儿讨到盒子哭了鼻子。
几年过去,铁皮文具盒很快取代了针剂文具盒,村里的代销点就有卖的。它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山水风景,有的是花鸟虫鱼,有的是卡通人物……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真不知比贴着药名的针剂文具盒强过多少倍,还有它的里面印着“乘法口诀表”,铁皮做得也自然比纸盒子结实多了。那时谁拥有了铁皮文具盒,就像是拥有了“王权”,在小伙伴们中就会骄傲得像当了国王,不但别人围着看文具盒上的图案,就是他盖盒子时那得意地一拍,发出“咔”的一声响,就能征服整个教室——纸盒子是发不出响声的。
我上初中时,有了双层文具盒,放的文具更多,不过我们家条件一直不好,用的东西总是落后于别人,看别人用,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初二时,因为学习好,老师奖励了我一个铁文具盒,虽然是单层的,但那是我得到的最好的奖品,比自己花钱买有意义得多,也因此引来了别人羡慕的目光。我自然十分爱惜,一直用了好几年。
到高中时,因为姐姐在百货公司上班,给我买了一个塑料文具盒,这在那时可是个时髦货,它块头不小,比又大又厚的砖头还要宽,不但图案有了立体感,而且塑料里有海绵,手感很舒服,盖子上有磁铁,开合都很轻便。右边有一排按钮,分别按一下,会弹出放大镜、卷笔刀、橡皮盒等。里面功能繁多,有一排放笔的套子,有放尺子、三角板的架子等。最有意思的是盖子下还镶了一块镜子,我是男的,同桌是女的,我用的次数远没有她用得多,而且前后左右只要是女同学,也没有不用的,有时我的文具盒会在她们手里传来传去。当时处于青葱岁月,情窦未开,我脸皮又薄,看到女孩就脸红,后来想想,我真忌妒当时的文具盒——不知道那些年我都错过了什么。
现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用的是一个网状有拉链的黑色袋子,简朴极了。我说用文具盒多好?他把文具袋一晃,不屑地说,笨重的早过时了,简约的才是时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