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海关对进口学生文具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累计抽检进口文具样品452批,检出质量安全不合格41批,不合格率达9.1%。据了解,上海海关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
■塑料文具增塑剂超标严重,可能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监测中发现,多批次橡皮、笔袋及文具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且产品主要源自日本。由于日本橡皮文具标准中并无邻苯二甲酸酯限量值要求,大部分品牌商在向中国出口橡皮等文具时会重点关注,但如果商家直接从日本市场采购并进口,就存在较高的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风险。
■笔类文具安全性能不达标,易增加使用风险。监测中发现,多批笔套安全不合格或可迁移元素超标。部分中小学生会有无意识啃咬笔套、误吞食文具零件的情况,笔套安全不合格会增加使用风险。
■安全标识与说明不合格情况普遍,消费者权益易被忽视。监测中发现,8批次文具盒对包含的卷笔刀等尖锐物未设置警示标识,部分文具存在未标注适用年龄和相关警示信息的情况。
消费者如何才能选购到心仪且心安的文具呢?上海海关建议:
■关注选购渠道。通过正规途径选购进口文具,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商进口的文具。对通过海淘渠道或者境外个人直接购买的文具,要注意产品的执行标准。
■关注产品安全。理性选购,切莫只被造型可爱、颜色鲜艳和香味浓烈所吸引。
■关注产品标签。正规厂家生产的文具用品应有符合要求的中文标签和使用说明,在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会有相应的警告标识。注意看清适用年龄。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