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已至,文具迎来“热卖潮”。其中,一种磁性笔成为新晋“网红”文具,被不少儿童及中小学生当作“玩具”。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风险监测通报,由于磁性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此次风险监测的磁性笔,一共分为三类,分别为百变磁性笔、塑料转转笔和磁性钢笔。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靠磁性非常强的磁力珠来变换造型。

记者网购了一支炫彩磁性笔,收到货后,发现产品没有任何使用说明。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静茹表示,该产品包装都是英文标识,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标识产品的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信息。
由于产品标识不清,没有任何使用提示,如被儿童误吞将产生较大危害。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专家表示,误吞磁力珠、磁性笔玩具的儿童患者数量近几年增长明显。“最危险的就是孩子连续吞入这种磁铁,在肠道内相吸,可能会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据了解,上海一名12岁男孩因误吞磁性笔零件导致腹部疼痛。所幸就医及时,通过消化内镜取出了多节磁性笔零部件,磁体对男童的胃黏膜也造成了一定损伤。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家长可以进行简单测试,如果两个磁体间隔着3张打印纸还能相吸,表明磁通量已经过高,应避免给孩子使用。

目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将检测过程当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通报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属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