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具网 - 文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业界动态 | 行业观察 | 企业新闻 | 产品资讯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统计资料 | 文具百科 | 外贸知识 | 综合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综合新闻 > 开学季“文具刺客”又露头!北京发布规范文具销售价格行为十问十答
7.biz | 商业搜索

开学季“文具刺客”又露头!北京发布规范文具销售价格行为十问十答

信息来源:wenju.biz   时间: 2024-01-18  浏览次数:59

  临近开学,各类开学礼物正在热卖。让家长备受困扰的“文具刺客”又有露头。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不少商家打着“开学季”的旗号销售与学习无关的商品,还有的开学礼物虽以“文具”冠名,实际上却是玩具。

  “开学季”变身另类“双十一”

  “开学购新机”是为照相机打广告;“元气开学,食力大涨”,邀请买家品尝新口味零食;“解决开学穿搭”,推荐购置新装……不少商家将“开学季”当作又一波“双十一”,甚至打着“开学”的旗号,吆喝售卖与学习无关的商品。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开学礼物”,随机呈现的100个商品中,仅有不到三成可以在日常学习中使用。


  热卖文具大多华而不实

  为了在开学季冲一波销量,商家在设计上花费心思,有的文具造型精巧,堪比玩具、装饰物;有的印着“逢考必过”“减压神器”的标语,很是吸睛;还有的号称文具“盲盒”,使用功能却退居其次

  这些花里胡哨的开学礼物不仅华而不实,价格也是正常文具的两三倍,被家长抱怨是“文具刺客”。同一品牌、功能相同的两款笔筒,普通款为15元,而设计成恐龙蛋的“新春开学”款却买到了45元。更有某些品牌,以电动文具为卖点,出售价格近200元的开学大礼包,套装内产品却仍是铅笔、橡皮、笔记本等基础类文具。


  近日,为维护本市文具销售市场价格秩序,针对社会公众关切的文具销售市场价格相关问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规范文具销售价格行为十问十答》,具体有哪些内容?一起往下看看吧!

  问

  1.如何明码标价?

  答

  文具销售经营者在销售文具过程中,应当依法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要避免出现贵的文具不标价、标示不清、货签不对位等现象。

  问

  2.同一品牌或种类的文具因特征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怎么标?

  答

  同一品牌或者种类的文具,因颜色、形状、规格、产地、等级等特征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的,经营者应当针对不同的价格分别标示品名,以示区别。

  问

  3.文具的价格发生变动怎么办?

  答

  文具的价格发生变动时,经营者应当及时调整相应标价。经营者在销售文具时,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文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问

  4.线上销售怎么标价?

  答

  经营者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文具的,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

  问

  5.销售文具时进行价格比较应该注意什么?

  答

  标明的被比较价格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经营者没有合理理由,不得在折价、减价前临时显著提高标示价格并作为折价、减价计算基准。经营者不得采用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价格,作为折价、减价的计算基准或者被比较价格。

  问

  6.未标明被比较价格详细信息的,有什么具体规定?

  答

  被比较价格应当不高于该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进行价格比较前七日内的最低成交价格;前七日内没有交易的,应当不高于本次价格比较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

  问

  7.与厂商建议零售价进行价格比较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与厂商建议零售价进行价格比较的,应当明确标示被比较价格为厂商建议零售价。厂商建议零售价发生变动时,应当立即更新。

  问

  8.销售文具过程中赠送物品怎么标?

  答

  经营者赠送物品或者服务(以下简称赠品)的,应当标示赠品的品名、数量。赠品标示价格或者价值的,应当标示赠品在同一经营场所当前销售价格。

  问

  9.重点防止出现哪些价格欺诈行为?

  答

  🔵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文具;

  🔵销售文具时,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

  🔵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时,拒不按约定折抵价款等。

  问

  10.网络交易经营者重点避免哪些行为?

  答

  🔵在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标示的文具价格低于在详情页面标示的价格;

  🔵公布的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与实际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不一致;

  🔵其他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和价格促销行为。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提示:

  别让开学季变成另类“双十一”,家长应从实际需求出发,量力而行。“在购买开学礼物时,家长也在向孩子传递一种消费观,如果花高价购买华而不实的商品,容易使孩子模仿,形成不良的消费观。”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新学期努力学习,不妨以身作则,自己平时注意养成阅读的习惯,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和学习。“这可能会比送孩子文具,效果更好。”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文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