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裒凶鞠顽
懒癌发作,不知不觉距离上一篇已经两个多月了。今天想聊一聊手里这只V记的高端拍--TK黑金隼。
第一代隼是2017年12月上市的,配色以蓝色黑色为主,为了与后面推出的黑金配色区分,一般会被称为蓝隼。代言的球星是当时风头正劲中国台北球后-戴资颖。当时的小戴正值巅峰期,手握蓝隼一边浪的飞起,一边大杀四方,长期占据着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2020年上市的黑金隼(也有叫隼SE的,干嘛要去学苹果,难听),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颜色偏向更直男一些,而为之站台的球星换成了印尼男双选手--越老越妖的“爸爸组合”中的亨德拉.塞蒂亚万,以及混双选手--霸王杀让郑思维也头疼的帕温.乔丹。“爸爸组合”中的阿山也短暂的用过这支球拍,但也许出于商业目的,后来就改用了神速100X。

黑金隼用质感很强的磨砂黑作为底色,大量的采用类似烫金的线条加以点缀,咖啡色贯穿于其中,带来一种浓浓的金属气息。拍框上的金色纹路带给人一种。。。怎么说呢?像是一种图腾,也好像是给拍子做了附魔强化。拍头采用所谓的“中平头”设计,官方说法采用了“变异三力结构”,通过对拍框的整体形状进行调整,让下部拍框内收,从常规的圆脸变成了“鹅蛋脸”,把甜区的形状拉长,在不减小甜区面积的同时,又带来了小拍面发力集中的效果。拉的27磅AB黄灰双色线,与隼的颜色比较搭,首线二线都是横灰竖黄,很顺眼,就是涂了LOGO后感觉还不如不涂。



隼的中杆用的是百洛碳素6.5mm细中杆,感觉硬度适中略偏硬。一个苍劲有力的“隼”字,带来了浓浓的中国味道。金色的“THRUSTER F”和纹路,与拍框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黑金隼则采用了VICTOR主推的悬浮核心科技人造手柄,不容易受汗水、湿气的侵蚀(塑料的嘛),握感舒适,还能延长手柄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木柄来说,VICTOR的这款人造手柄是偏软的手感,我缠手胶的时候因为不确定是否能顺利驾驭,因此没有把塑封膜撕掉,以便后期转手,出乎意料的是缠上GR262后手感上并没有不适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隼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易上手,手感清晰舒适,击球干脆,是一支偏向进攻兼控制的球拍,对有一定基础的球友来说可以很容易上手。得易于中平头小拍框与破风型拍框的设计,正反手切换丝滑,中前半场快速平抽对攻过程中下压优势明显,速度上丝毫不落下风。在网前控制上,隼也能给人清晰干脆的感觉,4U轻量化的拍身,在搓放勾扑时不会有拖泥带水的感觉。球拍整体属于头偏重的球拍,平衡点偏高,空拍309mm,拉线后多少我没测过,后场对拉很轻松。但可能因为拍身比较轻的缘故,后场重杀比较难以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而点杀和劈杀却能给人很惊艳的感觉。对于“悬浮核心科技人造手柄”,说实话可能我水平也比较有限,并没有带给我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感觉。